新疆在线

热门关键词: 

“5·12”防灾减灾日:探访青海基层地震台

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18-05-12

  西宁5月12日电 题:“5·12”防灾减灾日:探访青海基层地震台

  作者 张添福 胡贵龙 李隽

  青海省是中国地震活动主体地区之一,地震活动分布广、强度大、频度高。因印度板块挤压欧亚板块,青海境内地质构造运动强烈,该省97.3%以上地区处于7度(VII)及以上地震高烈度区域。

  据统计,自1990年以来,青海发生5级以上地震230多次,其中,2001年昆仑山口西8.1级地震,是近60年来中国大陆地区发生的最大震级地震。

  5月12日是“全国防灾减灾日”,记者日前探访了披着神秘“面纱”的基层地震台。

图为前兆分析。 张添福 摄 图为前兆分析。 张添福 摄

  “青海省地震监测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,1964年,为监测中国第一次核试验,中国科学院在青建立了地震台站。”青海省地震局监测预报处处长马玉虎介绍,现在,青海地震监测台网观测技术完成数字化转型,监测能力大幅提升。

  而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波航乡的湟源地震台,“扎根”大山深处,是青海省地震局直属台站之一。

  “以前台站周围住着农户,2015年易地搬迁,农户陆续迁出,我们台站就成了大山里孤零零的院落。”湟源地震台台长白占孝说。

  白占孝介绍,台站24小时有人值守,具备测震及前兆观测手段,拥有超宽带地震计、测氡仪,还架设了钻孔应变仪、井下倾斜仪、气氡、地温仪、地磁仪等,相关数据还服务于中国地震台网。

  其中,模拟水氡测项的取样点在台站北侧山沟,值班员每天早上9点得准时取水样,往返需徒步3公里。

  “前兆值班的全是女同志,为了定时采样,一年四季酷暑严寒,从未间断过。”白占孝说。

  而离台站5公里之外山顶的“麻尼台”,是水化观测点,有时不得不徒步上山检修,来确保仪器正常工作及观测资料的完整性。有一次,山洪暴发,白占孝和同事趟过暴涨的河水,远距离绕道麻尼台检修仪器。

  台站地理位置偏远,在同事眼里,白占孝里里外外是个多面手。“当时排污管道不通,刚打开井盖时,里面臭气熏天,没人愿意下去,白台长第一个下去用工具疏通,一待就是半个小时。”有同事说,白占孝上来时,身上已经充满了恶臭。

  “不断学习,更新知识才可以做好地震监测。”张超美是在台站工作40年的老同志,但在2005年,湟源地震台从模拟仪器升级到数字化仪器,电脑代替了手写,这可难到了张超美。

  “这是必须克服的困难。”张超美连续40天,每天睡眠4、5个小时,一心扑到电脑上,直至可以熟练运用电脑。

  而1985年出生的罗自浩,在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毕业时,正值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时期,“当时情况很严重,有同学的父亲在地震中遇难,看到那样的情况,我觉得每个人都要为社会做点什么。我的很多同学毕业后研究‘天’,而我开始研究‘地’。”

  2009年,罗自浩进入青海省地震局,迅速调整状态,开始学习各种观测仪器,目前,已经成为台里的业务骨干。

图为地震监测、分析。 张添福 摄 图为地震监测、分析。 张添福 摄

  2011年,台站围墙重新修缮粉刷,看着空荡荡的围墙,罗自浩觉得能利用这些墙做些什么。于是,她和同事们开始在围墙上绘制以防震减灾为主题的宣传画。

  但看起来容易的活,做起来才知道要准备很多材料。购买涂料,收集素材,确定主题……罗自浩和同事们利用工作之余,连续工作将近一个月,终于完成了科普宣传画。“看着往来的学生和民众不时驻足观看,我们都觉得这值。”

  与此同时,湟源地震台还向波航中心学校学生进行防震减灾科普宣传,使偏远地区师生们也能及时了解防震减灾知识,一改往日地震台在周围民众眼中神秘的形象。

  “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,不是谁倒霉才会遇到它。”罗自浩说,“但它造成的影响比较严重。科学认识地震后,做好防范,镇定面对,伤亡肯定会小一点,这是谁都希望的。”

  “地震监测部门,应该告诉大家,地震怎么监测,数据怎么来,如何科学防范。”青海省地震局副局长王海功说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