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疆在线

热门关键词: 

历经5·12地震的这座藏寨,十年间发生了怎样的变迁

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18-05-12
甘堡藏寨景色。记者 宋宇晟 摄 如今的甘堡藏寨景色。记者 宋宇晟 摄

  客户端理县5月11日电(记者 宋宇晟)位于青藏高原东部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缘的理县,是一个以藏族、羌族、汉族为主的民族聚居地。十年前,这里在“5•12”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。十年后,这里的情况如何?近日,(微信公众号:cns2012)记者随采访团走进当年的地震灾区理县。

  甘堡藏寨是理县甘堡乡的一个藏族村寨,位于理县至马尔康百里藏羌文化走廊的中心地段,是一个典型的嘉绒藏族聚居的大寨子。

如今的甘堡藏寨景色。记者 宋宇晟 摄 如今的甘堡藏寨景色。记者 宋宇晟 摄

  十年前的大地震让这里的藏式房屋受损严重。几年前曾在此驻村工作的陈昊告诉记者,“以前这里的藏族建筑都是用石头砌成、黄泥勾缝,是纯粹的石木结构”。幸运的是,地震来临时大部分村民都在田间干农活,虽然建筑损毁严重,但人员伤亡并不大。

  灾后,甘堡藏寨在原址重建。但应该如何重建?是否要为了抗震把当地的房屋全建成钢筋水泥的楼房?

如今的甘堡藏寨景色。记者 宋宇晟 摄 如今的甘堡藏寨景色。记者 宋宇晟 摄

  考虑到当地民族习俗,当地决定将重建的建筑“修新如旧”。如今,记者在这里看到的是五彩的经幡、橙黄的玉米、藏式寨子、小桥流水……

  陈昊说,虽然现在这些建筑外表保留了原有风格,但“里面全是钢筋水泥,因为房子必须要抗震”。这样的重建理念不仅保留了当地原有的民族风情,还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新的生活——旅游成了当地重点发展的产业。

当地村民、原甘堡村党支部书记赵平拉向记者介绍情况。记者 宋宇晟 摄 当地村民、原甘堡村党支部书记赵平拉向记者介绍情况。记者 宋宇晟 摄

  当地村民、原甘堡村党支部书记赵平拉向记者回忆,2008年以前,村民只是种植大白菜、玉米等农作物。“那时候都卖不出去,收入也就一两千元。”震后村里调整为种植甜樱桃、青红脆李、核桃、苹果等经济作物,发展重点也从农业转移到旅游业。

  赵平拉觉得,比起地震以前,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居住环境也有很大提升。从2011年开始,当地的旅游产业有了起色。

如今的甘堡藏寨景色。记者 宋宇晟 摄 如今的甘堡藏寨景色。记者 宋宇晟 摄

  来旅游的人多了,村民们种植的水果等农产品也卖得上价钱。“收入好一点的,一年能有十几万、二十多万的收入,当然这属于少数,一般的每年也能有几万块钱。”赵平拉说,现在他家一年收入能达到十万元左右,即使是生意不好的年份也能收入八九万元,“好一点的时候就有十多万,最高一年是十四万多”。

  官方数据显示,甘堡藏寨的人均年收入从震前的2360元,增长到2017年的13000元。

  收入增长、生活水平提高只是一方面。当地藏族、羌族的文化在震后十年间的传承,更是从未中断。

杂谷脑小学的同学在表演。记者 宋宇晟 摄 杂谷脑小学的同学在表演。记者 宋宇晟 摄

  杂谷脑小学在毗邻甘堡藏寨的杂谷脑镇上。记者在学校中看到,老师带着学生们在舞蹈室里排练羌族舞蹈,同学们在课间操时间跳起锅庄舞。

  据介绍,学校还成立了藏羌绣、绘画等多样化的兴趣活动小组,开展以藏羌文化为特色的版画、陶艺、剪纸等课程……

杂谷脑小学的同学在课堂上。记者 宋宇晟 摄 杂谷脑小学的同学在课堂上。记者 宋宇晟 摄

  在理县教育局副局长姚永旭看来,让民族民俗文化进校园的意义,不仅在于发展学生特长、丰富校园文化,更重要的是发扬继承了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,让孩子们从小就拥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。(完)